文法系教师观看‘大国方略’到领航校—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05-25 10:48:39

      5月15日下午,文法系组织教师集体在线收看了上海大学顾晓英教授“从‘大国方略’到领航校—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一开始,顾教授提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首创“大国方略”课程到建设“领航校”,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讲深、讲实、讲新、讲活各类课程。
 
 

观看视频现场
 
  讲座最后,顾晓英教授就课程思政提出了几点认识:1. 顶层设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 教改举措,“点片线面”全方位多层次抓好课程建设; 3.目标内涵,课程思政是效果导向的课程育人;4 激活主体 发挥院系课程思政主体性;5. 抓住关键 “育人先育己”强化教师思政; 6. 发掘特点,《意见》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7. 完善保障, 建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 8 成长教师, 让教师与课程思政共成长; 9. 成果推广, 立德树人的成效的佐证与推广。会后,文法系英语专业负责人卢欣老师,组织专业老师就“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大家各抒己见。
  卢欣:任课教师应根据教材单元主题,在“作者背景、文章事件/人物、写作风格、文章观点、练习与作业、文章用词”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准确把握党政文件、时政要闻和领导人重要讲话,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入英语教学课堂,运用思政微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价值和人生选择。此外,育人先育己,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身体力行。
  杨霓:今天学习了上海大学顾晓英老师的直播课,身手感触,作为一个入职近两年的新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偏向于知识内容的讲授而疏忽了思政内容的注入,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想思政内容应该融入日常教学的一个单词一条句子中,将英语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努力。
  张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掌握话语主动权来赢得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可,"大国方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中国的话语体系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国方略"课程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主要采用问题解析式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大国方略"课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大国方略"课程的开设,可牢牢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话语权,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具有坚定的信心.。
  蒋维金:学习“从大国方略”到领航校-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可谓是受益良多,感触颇深的一次思政教育的熏陶。 通过顾晓英教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分析, 让我深刻领会了高校教育各个学科领域离不开思政的教育。高校教育应依据国情,校情,学情,穿插思政教育,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四个自信,努力做到“寓德于课,寓德于教”。大学生的教育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 更要注重对他们的德育培养。
  谭淑芳:课程思政的内容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能为了德育而德育,为了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耽误了教学时间。一定要找对契合点,因势利导,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教育引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坚持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课程思政在课堂上传播正能量。


信息来源:文法系 卢欣/图/文 

电联:0591-83609950/8390877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葛岭学院路1号 邮编:350715
版权所有©福州工商学院文法学院